编者按:应母校的邀请,王辉耀于11月12日回校参加广外投融资创新论坛(华南专场),并做主题演讲“中国企业海外发展与人才竞争”,就“人才”提出自己重要的见解。论坛结束后,王辉耀校友欣然接受论坛组委会秘书处采访要求。
王辉耀,广外77级校友,教授、博导、国务院参事、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兼主任。
他是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文革后进入中央国家机关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是国内最早一批出国攻读MBA和工商管理的博士研究生,海龟中最早一批在大型跨国公司担任高层管理职位;也是第一位中国大陆留学生出身的西方外交官;他还是最早回国创业的留学生中之一,第一届“中华海归十大创业人物”之一,“新华商”概念的首倡者与优秀代表。
“人的知识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圆圈就越大。”弘一法师对知识的探索的比拟,同样适用于形容——王辉耀的人生历程——一次次跻身一个个“圈”的内侧乃至中心,又一次次奋力向外突围,向未知发起探索。
四年“苦读”:增长“半径”,知识让我见到更广的“圆”
1977年,王辉耀成为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并进入广州外国语学院,就读英文学院英美文学专业。
王辉耀读书时的广外,学习环境远没有现在一辈那么优渥,“今天做论坛的那栋建筑(六教)以前是我们的宿舍楼,宿舍环境很艰苦”,学校也没有围墙,这边是学校,那边便是农田。正门对面是个养殖场,牛屎的味道“沁人心脾”,当时同学们都打趣道广外是“牛津”(牛近),而尚在修建中的清雅园附近的桥又叫“剑桥”(建桥)。环境艰难,但王辉耀和其他同学仍然坚持不懈地每天清早在校道上晨读,风雨不改。回忆起开门见“山”(白云山)苦读的日子,王辉耀说着说着不自觉笑了,像还未毕业那样。
更加令王辉耀难忘的,是广外众多博学的老师。虽已隔数十年,王辉耀依然清楚地记得教过他的老师的名字,还特别提到了他的加拿大籍外教老师Ellen,使当时稚嫩的王辉耀获益良多。在王辉耀的博客中,仍记载着与外教以及77级同学的回忆录。
“广外是比较适合苦读的地方。”王辉耀总结说。由于离城市比较远,王辉耀和同学们较少外出,学习十分刻苦。四年大学时光,他不仅专攻英文学习,寻找机会接触大量外国文学作品,空闲时间浏览文史哲、政治经济类等书籍,也经常悄悄溜到教师阅览室阅读世界各国刊物。在没有现今发达网络和通讯设备的过去,这大大丰富了王辉耀的视野;增长了技能的“半径”,让他有机会进入外交部等工作,也为后来不断突破奠定基础。为了回报母校,王辉耀还设立了“王辉耀奖学金”,用以鼓励广外学子勤奋向学。
六次突围:圆外有圆,大而无边
王辉耀一生都在实践一种开放式人生的哲理:要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就需要相继突破一个个狭隘的包围圈。每一个阶段的自己都在或平稳或趑趄地前行,完成圆的轨迹;每一次突围,他都在不断完善自我,延长自己的半径;而每一次突围,让王辉耀发现,圆圈之后有更溥博更新奇的世界。
从广外毕业后,王辉耀成为文革后第一批进入中央国家机关(国家外经贸部)的毕业生,在经贸部干得一帆风顺的王辉耀囿于知识的局限性,渴望汲取更多元文化,决定出国留学,放眼看世界。1984年,王辉耀进入了加拿大温莎大学,成为该校有史以来第一位就读MBA的中国大陆留学生,实现了从外经贸部翻译到加拿大留学生的“跳跃”与“突围”。
在加拿大温莎大学就读MBA时,一年完成了原本两年的课程;然后,王辉耀又去了加拿大安大略大学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博士。后来王辉耀又顺利进入加拿大最大的工程咨询公司SNC-兰万灵公司工作,不到30岁便成为兰万灵公司的国际市场经理和董事。年轻的王辉耀顺利融入北美上流职场,激流中又渴望新的转机。
1990年,王辉耀参与竞争加拿大魁北克驻香港和中国大陆的首席商务经济代表,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成功。任期结束时,本可以继续留任做一名外交官的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另一次突围——回国创业。
时值邓小平南巡,迎着唤醒中国经济的春风,王辉耀创建了亚加国际公司和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回忆起回国初期的生活,“我拿出自己在海外工作的积蓄,在北京友谊宾馆里租了一个房间,晚上是卧室,白天是办公室,开始了个人创业。每天晚上美国、加拿大的传真会进来,24小时都睡不好觉。那时候根本没有朝九晚五的概念,就像上了发条一样,每天不停地工作。有一天上洗手间,我突然晕倒在了洗手间里面。”努力与收效也成正比,王辉耀的公司为中国诸多重大项目引进外资和国际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括引进国外政府的赠款和参与三峡工程在内的50多个在华大中型项目。这次突围,也为他积攒了下一次突围的资金和经验。每次向外闯,都在全身心发力;每一次突围,也在为他的下一段开拓蓄力。
这一次,王辉耀又做了一次让无数人惊叹的突围——牵头成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
“用全球视野,为中国建言;以世界眼光,为中国献策”
2008年是梦想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奥运,圆了多年的“奥运梦”,这也是中国开始与世界更加密切的讯息;这一年,王辉耀与苗绿博士一起创办了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enter for China &Globalization,简称CCG)。
“我们是中国最早以‘全球化’命名的智库。”在2008年,全球化在中国还提得不是很多的时候,王辉耀就开始重视起这一可以改变世界的现象,并且成为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着手创建民营社会智库。
当过捧“铁饭碗”的国家公务员;留学加拿大,学术研究上颇有建树;乘着20世纪90年代“下海”浪潮,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事业;始创欧美同学会商会和2005委员会,成为会长;经历了政府、学术、企业、社团后,王辉耀并没有停下自己求索的脚步,他把目光投向了智库。早年留学北美,王辉耀就发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智库是一个能集合官产学各界精英的组织,其能量之大上到影响国家政策、国际格局,下到触动百姓民生。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而王辉耀恰恰是这样一个学以致用的人。
然而,建立智库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其中充满了多少不为人道的艰辛。没有政府经费的支撑,经费来源问题不得不说是智库前进发展的阻碍。CCG从2008年创办,一直到2012年,基本都处于亏损的状态。曾经是“十大海归创业人物”的王辉耀放弃了经商,除了全身心投入智库创建,每年都要自掏腰包上百万元人民币,作为智库的运营经费。“我没把它当成一个企业来做,而是当成公益和毕生事业来做。没指望能有多大的商业回报,目标是达到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以及政策影响力。”王辉耀说。
王辉耀倾注了他所有的心血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在团队的支持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也慢慢走上了正轨,在国际和国家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绩。经过了八年的不断发展,CCG目前已跻身全球智库排名第110位、中国智库排名第7位、中国社会智库第1位,朝着向上向前的方向臻其完善。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在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方面也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在微观上,总结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十大模式,梳理中国“走出去”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也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宏观政策上,正如中国与全球化的宗旨所说“用全球视野,为中国建言;以世界眼光,为中国献策”的一样,积极为国家规划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一方面中国的人才外流很严重,另一方面中国目前对国际化人才的吸引力还不够。”王辉耀对于中国的人才现状充满了忧虑。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也发布了国际人才蓝皮书,分析我国人才现状,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留住人才、如何吸引国际化人才方面提供了不少思考角度。同时,他强调人才,需要立足群众,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出力,而不去做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王辉耀不囿于个人,立足全球化,以开阔的视野积极为国家发展出言献策;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历史、推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
有人说,王辉耀的人生黄金转折恰逢中国改革和发展历程的转折点,是时代的幸运儿。无疑,时运造人,但王辉耀更多时候是主动为自己创造“时运”——“70年代,当很多人都忙着“革命”时,我却捧着破烂的英语书躲在角落里苦读;80年代中期,当不少人都争先恐后去捧铁饭碗时,我毫不犹豫的放弃了外经贸部的工作,去读当时国内大多数人尚不知为何物的MBA;90年代刚开始,当大多数留学生还在西方世界勤工俭学,我已经做到了跨国大公司的董事经理,出任了海外政府高级经济商务代表,深刻地体验了另一种文化和制度的精髓;而当更多的人都开始出国留学时,我选择了回到中国创办自己的公司,开创海归事业。那时,距离今日的归国创业热潮,早了近20年。”
像一位逆行者,又肩负着勇于开拓的时代使命感,王辉耀一直不甘囿于既得成绩,像圆外的圈,圈外的无边之境,发起一次又一次的突围。如今的CCG,不也正是为中国经济在全球化中的发展开辟契机,创造人才就业和经济发展的“时运”吗?
(文/陈月芹钱紫彤骆子君;编辑/广外企业家联合会广外尚融)